二战电影狂怒2(二战电影狂怒2在线观看)
《狂怒》很不错的片子,风格和《钢锯岭》很象。其实早期的《最长的一天》《风语者》,还有《拯救大兵瑞恩》都是这一类电影。
主角“狂怒”坦克是谢尔曼的二战终极型号M4A3E8,是在福特汽车公司建造的M4A3坦克基础上,换装了HVSS新型悬挂系统,安装了76.2毫米54.5倍径火炮,提高了穿甲能力,采用了湿式弹药储存法,可防止弹药殉爆。经过上述改进后,M4A3E8坦克勉强能够与德军“黑豹”中型坦克一战,但在面对车体正面装甲厚100毫米,火炮正面防盾厚达110毫米的“虎”式坦克时,还是显得力不从心了。
主角“狂怒”坦克是谢尔曼的二战终极型号M4A3E8,是在福特汽车公司建造的M4A3坦克基础上,换装了HVSS新型悬挂系统,安装了76.2毫米54.5倍径火炮,提高了穿甲能力,采用了湿式弹药储存法,可防止弹药殉爆。经过上述改进后,M4A3E8坦克勉强能够与德军“黑豹”中型坦克一战,但在面对车体正面装甲厚100毫米,火炮正面防盾厚达110毫米的“虎”式坦克时,还是显得力不从心了。
《狂怒》是由大卫·阿耶执导,布拉德·皮特、希亚·拉博夫、罗根·勒曼、乔·博恩瑟等主演的二战题材电影。
在人类的历史上,爱与恨、生与死,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个人话题。在国家层面,战争与和平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。历史上,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,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, 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。
对一战,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“春秋无义战”,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“竞于力气”的战争;对二战,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,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,也有了更多、更深刻的战后思索。
在欧洲,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、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。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,从表层看,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,以反犹主义为煽情手段;从思想特征上看,它具有神秘主义和非理性崇拜的特点;从深层看,它与西方文明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暴力推崇倾向有相当的关联。60年来,欧洲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批判一直在进行,而且越来越深入,以至直指西方文明核心价值的某种缺失。
在欧洲,对战争的反省具有一种全民性质。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,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,在狂暴前怯懦,却是他得以登台的背景。历史证明,犯罪行为一旦披上一种“政治正确”的外衣,便是一场社会灾难。反犹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根源之一,但在欧洲,反犹主义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化。二战后,法国、波兰等国对此也进行过反思乃至道歉,说明反思并不是战败国的专利,而是人类对人性的再梳理和不能反思提升。近日报载,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儿子找了一个犹太女友,这个犹太女孩竟遭多人羞辱,反映出欧洲种族主义文化的顽固性。
在欧洲,对战争的反思,对历史的态度有一句名言:宽恕,但不忘记。一方面,在国家、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史上,恩怨之事所在多有,如无宽恕之心,或会化为冤冤相报的“西西里式仇杀”,不知伊于胡底。另一方面,历史的事实和是非如不厘清,历史的教训如不记取,战争罪犯如不被绳之以法,不仅受害者人心难以平复,加害者还会图谋东山再起,悲剧还会重演。
在欧洲,对战争的反思,也是一种良知的拷问,是一种人生态度的重建。记得看过一个纪录片,二战后,法国出现了对通敌者的街头追打、游街、妇女剃光头之事,法国人对此也进行了反思:如果你反对纳粹,就不能仿效纳粹对犹太人的行事方式。正义的裁判是基于人格尊重的法律裁判,并非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
今天,在欧洲,人们已安享了60年和平。但在世界范围并非如此。在二战之前和期间,犹太民族饱受磨难,流离失所;今天,在中东,另一个民族也在饱受磨难,流离失所。悲剧在角色转换后继续上演,令人长叹。60多年前的战争离我们并不远,导致战争和灾难的文化基因仍然存在,借用伏契克的一句话:善良的人们,你们要警惕。